中国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这个巧娘不简单!从手工菜鸟变专家,她做的中国结曾送给诺奖得主

2020-7-28 21:02| 发布者: 中国结啊结中国| 查看: 2418| 评论: 0

摘要: 作者:光明网泡沫板做“纸”,以大头钉为“笔”,用彩色的尼龙线做颜料,这些并不起眼的材料在蒯中民手中,“绘制”成了一个个精致的中国结。说到中国结,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古老的绳结 ...
作者:光明网
泡沫板做“纸”,以大头钉为“笔”,用彩色的尼龙线做颜料,这些并不起眼的材料在蒯中民手中,“绘制”成了一个个精致的中国。说到中国结,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古老的绳结在小蒯和巧娘姐妹们的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不仅样式新颖别致,小蒯和姐妹们制作的中国结,还曾作为崔各庄“乡礼”送给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制作中国结的过程中,小蒯收获的除了完成作品时满满的成就感,在学习如何制作中国结的过程中,她还收获了不少网友老师提供的暖心帮助。在巧娘工作室里,已经成为专家级别的小蒯,同样将这份温暖传递了下去,她为慕名而来的学习者们义务提供帮助。

这个巧娘不简单!从手工菜鸟变专家,她做的中国结曾送给诺奖得主

小蒯

痴迷中国结让喜欢的人少走弯路

午后,朝阳区崔各庄乡京旺家园巧娘工作室里,蒯中民和几位巧娘正在聚精会神地打着中国结。在这群手工爱好者里,小蒯的岁数最小,还不到35岁,但她的手艺却是最好的。从一名手工菜鸟到现在成为给学员们答疑解惑的专业级老师,小蒯靠的是悟性和勤思苦练。早在2017年9月,崔各庄乡妇联搞手工编织活动,请老师过来传授中国结的编制知识,小蒯报名学习,没想到,这一学就入了“坑”。

直到今天,她依然记得自己第一个中国结作品做的是一个七彩粽子。五颜六色的尼龙绳在手里左抽右拉,转眼就变成了精致的挂件。这样神奇的变化,让小蒯深深着迷。基础的绳结小蒯很快就学会了,但是再做复杂的绳结,则需要向专业的人来请教。在生活中,学习制作中国结有不少的课程,但对于囊中羞涩的小蒯来说,学费太贵了。

这个巧娘不简单!从手工菜鸟变专家,她做的中国结曾送给诺奖得主

直到最后调整形状的时候,小蒯发现有的线弄错了,一切都要推翻重来

书店里也有不少相关书籍,但小蒯说,很多图片说明因为节省了不少步骤,导致初学者看起来比较费劲。“好在网上有喜欢做中国结的网友创建论坛,我经常给他们留言,请教一些编法。”自从入了中国结的“坑”,小蒯的废寝忘食程度令人吃惊,晚上的闲暇时间几乎都用来琢磨绳结的编法,她从来没有在晚上11点前睡过觉。勤奋加上悟性,小蒯很快掌握了绝大多数绳结的制作方法。去年2月份,小蒯通过考试,获得了高级教师的资格。

别看巧娘工作室里人不多,可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的铁杆粉丝。小蒯说,正是因为当初学习制作中国结的不容易,所以她看到现在渴望学习的姐妹,也会将这份感恩传递下去,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制作。

在巧娘工作室里,既有住在附近的居民,也有住得相对较远的八旬老人。“还有一位住在海淀的学员,因为身体有残疾,来一趟太远了。”看到自己不能每天都来工作室,那位残疾大姐别提有多失落了。小蒯知道后,就把自己制作中国结的过程拍摄下来,发视频给她。

“其实制作中国结,如果光靠自己摸索,有些技巧就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本来很简单,但就是有道坎过不去。纸捅破了,你才能发现里面的奥秘。而小蒯老师就是给我们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一位正在编织中国结的大姐说。一次她想打一个复杂的绳结,琢磨了两天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小蒯一问,不愧是高手,难题迎刃而解。手做中国结送给诺贝尔奖得主

去年8月,一场论坛悄然改变了小蒯和同伴们的生活。崔各庄乡政府举办了“首届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6位诺贝尔奖得主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一堂。“当时会议筹备的时候,筹备组希望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批作品,展示在论坛上。”了解到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嘉宾中还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之后,小蒯和巧娘姐妹们都感到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这是一次参与重大活动的难得机会,巧娘们都格外珍视。那么,如何制作出寓意好、又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结呢?编织标准以及颜色搭配的任务就落在了小蒯身上。

“其实,中国结的图案并不是最复杂的,难的是要把手工作品做得一模一样。”编织中国结的难处在于三分编七分调整。往往编结的过程,也就两三个小时,但是调整的时间却长达六七个小时。

这个巧娘不简单!从手工菜鸟变专家,她做的中国结曾送给诺奖得主

这就是送给诺贝尔奖得主的青花瓷柱中国结

小蒯和巧娘姐妹们在认真研讨后,她们决定把风格素雅,同时又寓意深刻的“青花瓷柱”作为编制方向。每个绳结总长度42厘米,用线近30米,运用青白色系,呈现青花瓷清新素雅的风格。头部盘长结,代表着吉祥如意。青花瓷柱编有349个斜卷结,尾部14组8字结,整个绳结的精度精确到了毫米——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颇费心思,也是极其考究的手工作品。

“每个尝试过的绳结,我都会把制作的具体步骤绘制下来,包括各种颜色绳子的长度,每个绳结的大小,都要精确计算。”小蒯说,每个人的手劲儿不同,如果不把每个图案的大小精确到毫米,那么,这样制作出来的绳结大小不一,看上去会很难看。

8月8日,30个一模一样的“青花瓷柱”如约送到会议筹备组。8月10日,在高峰论坛上,崔各庄乡党委书记微笑着举起手中的青花瓷柱编织艺术品向与会嘉宾和诺奖获得者们进行展示。当嘉宾们得知,这些精美的青花瓷柱是出自崔各庄乡京旺家园巧娘工作室各位“巧娘”之手时,都惊讶地发出赞叹声,并纷纷表示,能收到地区百姓精心制作的纪念品意义非凡。

去年是朝阳区建区60周年,小蒯创作的双面凤冠更是获得了“甲子变迁丹凤朝阳”朝阳礼物创意大赛的二等奖。“凤冠”选用代表吉祥喜庆的大红为主色,以传统点翠工艺呈现的蓝色系为辅,佐以8种不同颜色的彩线,外加60颗晶莹的珠子。传统文化和巧妙创意的结合,令这件作品脱颖而出。

看到人们对凤冠结的喜爱,小蒯又有了新的创意。她将编结的图案进行了一些简化调整,把它变作可以佩戴在衣服上的胸针。“展览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拿起来在衣服上试戴,爱不释手。”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小蒯很自豪。让传统艺术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在崔各庄乡京旺家园巧娘工作室里,墙壁上悬挂着小蒯和巧娘姐妹们制作的中国结,有不少都是小蒯加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的。“传统手工很精湛,但时代也在发展,所以,如何让这门古老的手艺焕发生机,需要让它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里。”小蒯说,一些中国结在改良的时候,她也会考虑现代人的审美特点,譬如一些年轻人喜欢用中国结做装饰,她就制作出胸针、手链等。对于一些摆放进相框里的中国结,为了能让它们在长时间悬挂后不松垮,保持漂亮的造型,小蒯多次尝试,最后发现喷雾发胶定型的方法最管用。

每每完成一件作品,小蒯和同伴们除了满满的成就感外,也有一分担忧,那就是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这门精美的手艺。“编中国结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小蒯说,即便是现在,她在尝试制作新的中国结时,也经常会遇到线不够用的情况。传统的中国结是一根线从头穿到尾,中间不能断,所以线不够了,只能从头来做。还有一次,小蒯制作了一个花型复杂的挂件,直到收尾调线的时候,她才郁闷地看到绳结图案的后面空了一块。“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把整个绳结拆了重新来做。”为了做这么一个挂件,小蒯已经花费了整整三天时间。

“年轻人坐不住,而且,编中国结也挣不了什么钱。”在制作中国结的这一行里,普遍现状是,那些复杂的、大型的作品,往往叫好不叫座。为此,区妇联也经常组织巧娘工作室参加各种展销会,希望让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有好的销路。小蒯和同伴们已经参加过两次这样的展销会。有时,大家也会把自己制作的中国结拿去义卖。在去年的一次义卖中,除去材料成本花销,小蒯和同伴们将收获的600元钱慷慨地捐给了残障人士。

“我希望在将来,随着中国结销路的打开,很多年轻人能加入进来,不光通过这门手艺做些公益活动,还能靠它吃饭。那个时候才是这门传统技艺真正焕发光彩的时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评论

QQ|中国结论坛桌面|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结论坛 | 服务条款 手机APP 侵权处理 热水器维修

GMT+8, 2025-1-15 14:26 , Processed in 0.0839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