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中国结论坛 返回首页

绳缘的个人空间 https://zhongguojie.org/?282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5.4.18.介绍我的即将出版发行的新书

热度 14已有 1571 次阅读2015-4-18 08:42 |个人分类:新书| 中国, 艺术, 中学

2015.4.18.介绍我的即将出版发行的新书《中国 绳艺术》中学系列校本教材(第一册)

《中国绳结艺术》一书的封面设计介绍:
这是作者李钉在与平面设计人员共同切磋十几个回合后才定的稿子。中国人绳子编的结构称之为艺术,简称中国结,结字当结构理解,所以是《中国绳结艺术》。它区别于平时实用的绳编结,是惯于纯装饰性用途的绳结文化,在非遗项目里归传统美术类。这门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符文化,缝年过节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期许祝福,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环境氛围。因此封面设计以喜庆祥和为前提;李钉找邻居新婚小夫妻借来瑞蚨祥的锦缎床罩,又是熨烫整理,又是拍照,终于有了封面设计用的背景色肌理纹样的收获,这可是真正粘着喜气的肌理纹样。作为吉祥符文化,求的就是有吉祥寓意的载体。用粘着喜气的背景肌理,烫金大号楷体字的书名装饰,精致的十四课的彩色图谱,所有授课内容尽在一目了然的展示介绍。封面以全新的面貌诠释皇家宫廷文化的艺术氛围。也暗示着,这是一本可以应用的教课书,是为今后非遗绳结艺术在传承和推广工作中有序的发展,做到:“教学专业化;授课系统化;编结理论化;传承职业化。”而写的,它是一套接地气的校园实用教材。
============================

《中国绳结艺术》中学系列校本教材(内容介绍)

  2012年,“绳结艺术” 进入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绳结艺术项目,象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它承袭自新石器时期祖先结绳记事的传统,经数千年的沿续,由实用的绳结走向审美的艺术,同时人们赋予它各种吉祥的寓意内涵,它就象祖先传下来有暗喻的密码,包容了我们中国人种种的期许,还有祝福和深长的情意。
  
  中国绳结艺术的简称叫中国结。何为中国结,结字当结构理解,就是中国人编绳子的结构艺术。因非遗项目归类是中国传统美术,所以可称其为艺术。从艺术门类的划分,它又是雕塑类,区别于泥塑和面塑(它们干后会很硬),绳结称其为软雕塑因它是软的易走形。雕是减法,塑是加法,剪纸是只作减法的雕刻艺术,绳结有加法和镂空编塑形的技法,故可归于雕塑类艺术,材质是绳子(细的是线,粗的是绳),可谓绳雕塑。

  绳结艺术是远古结绳记事绳文化的传承。人们认识盘长结,是从先祖游牧生活的历史印记开始的,它叫盘肠结的名字延用了千百年。我们中华民族是专享绳文化的民族,比如,篆书铁线汉字;古代线描绘画;还有盘古一画开天地的传说,一根线它即是月老手里牵着男女姻缘的那根红绳,又代表了天地人三才的理论。一根绳子它代表是一,即代表人类的情感和智慧。对折成两根绳即代表是二。左为男是阳性,右为女是阴性,编结构就是阴阳互动,结构间交结着各种变化(太极自然文化)。完成一个作品结构,剩下两根绳子的余线是等长的,寓意着同心协力的和谐,它里面有同心结的内涵。这时绳子又回复到代表原初一根绳子的概念。所以人们常说的,中国结是一根绳子编成的,它论证着中国人讲的一是二,二也是一,此理论就是这麽诠释的。中国结它不仅仅是绳子编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更是中国人继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民族的文化即是世界特色的。

  中国绳结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符文化,从字义理解的符即符号。和汉字有相通之处。每一个固定的结构样式,有它特有的名称和寓意(这从曹雪芹的《红楼梦》第35回里可窥一斑),用若干个单结组合起来的组合结,可准确的传情达意。同时以形拟音还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绳结表达的各类结构形式,是建立在古代强大的女红手艺编络子技法里的。女红手艺是古代皇宫大内的女性文化传承,这在一本《宫女谈往录》的历史文献里,有详细记载。现在北京的故宫里,还藏有两千多柄宫廷如意,如意的尾部都有缨(流苏)和络(绳结)的装饰。绳结艺术是与宫廷如意共生的宫廷艺术,它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编撰这本校本教材的意义,在于把祖先传给我们的非遗文化,用原汁原味的形式,正本清源的规范整理,并通过有形教材的形式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因此传承教育时我们要做到:教学专业化;授课系统化;编结理论化;传承职业化。从学习《中国绳结艺术》校本教材的技能知识开始,用这小小的绳结艺术,去传承中国传统的古代文明女红精神,让中国的绳文化事业后继有人,万古流芳。

  教师用传统基础结开始系统化的教学,是给学生知识面的积累,使学生步入专业规范的学习进程。通过文字图片解释结构,美术知识和传统技法的融合来培养艺术修养。用传统文化的结理指导编结,认知符文化的概念。从认识中国结到理解中国结,从认知到热爱的过程,是意在培养更多愿意以职业推广有传统文化意识的人群,这才是推出此书的宗旨目的。民族文化传承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在商场里的中国结,一般常见裸结挂饰,没有美术理念的要求,同时定形也不太讲究绳的精神,大众关注度并不太高。常此以往会视觉疲劳,民俗印象成千篇一律的格调,不利绳结文化的普及推广。学结方法也没有规律,学结有神秘感门坎太高。还有些地方以捞钱为目的,直接误导学生。编结不讲传统文化的理念,到处可看到五花八门乱编的绳结,只讲究漂亮却找不到文化结理的根据,也搞不清什麽是本土的和外来文化的根本区别,失去了符文化的本真意义,影响了中国绳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统传承脉络的延续。

  校本教材是要在学校的40多分钟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教材里还有每节课堂板书的参考图片,供教师在上课时实际应用。此书有别于怡情益智的养生编结活动。对教材的选编,也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同时面对的是从来没有摸过针线,更没有接触过绳材的青少年群体。这对授课教师是一个很大的专业性挑战,课堂要抓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大班教学,教学的难度超过极限。这时,需要的是教师用多年积累的编结经验和编结技巧,用走捷径的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用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理念,主动的去完成课堂任务。

  本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初一年级开展的。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教导主任来当班主任。这些初中的学生,从来没有拿过针线,也没编过绳子。第一次编绳子,许多学生手是僵硬的,不会拿绳,出好多手汗,把绳子都沁湿了。一根漂亮的丝绳,被蹂躏的脏暗湿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教学难度很大。但是,通过十三周的课堂教学,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另外利用网络,课下给学生建立了班级的QQ群交流。最终大家已经有模有样编出了难度很大的组合结,并在期末大家交的作业汇报展览上,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青少年兴趣的培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本教材是第一次,以美术课的作业标准,来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这是传统编结的教学,前所未有的形式。也是从美术理论的构图,比例,结构,色彩,来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国结的审美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每节课要求用彩色16开卡纸,把编好的绳结作业暗缝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学号,下周上课前交上来。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在课下交流,切磋,消化,最终交上自己认为编的最好的作业。通过在画纸上展示绳结作品,是要学生理解,绳子能代替画笔完成绘画的任务,绳子就是画笔下画出的线条,它同样有绘画意义的艺术表现生命力。

  本教材还是第一次,用手工绘制编结的走线图,来作为教学课堂的正式教材使用。用有限的版面篇幅,尽可能的把一个结式内容,放在一页纸上展现给学生,这样便于教学理解和学生记忆。同时也把结理文化内容融在里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概念,凝固在教与学的氛围里。一课一结,一结一页,十三课,循序渐进的能力积累,达到系统完整的专业学习目的。教材同时把实例编结的效果图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参看图例,去完成课堂作业,这即是样版也是要求。十三节课,交十三份有如美丽的彩色卡纸的画作,使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是对绳结艺术的情感认同。

   用本教材教学的教师,除了会编教材所教的结式,首先要掌握把绳结暗缝到彩色卡纸上的技能。在画面上,绳结就是一幅画,尽量不要露出缝线的痕迹为好,这样使画面自然完美。教师在往纸上缝结之前,要把画幅的构图,比例,虚实结构等美术的要素考虑进去,设计完成后,再用暗缝工艺完成定稿,缝制就是定稿的过程。在缝制的过程中,还可修复编结不到位的不足处,起到微调修饰的作用。只有在画纸上找到了追求美的执著效果,将来离开了画纸的衬托,绳结艺术才会脱颖而出,尽显绳结符号完美的艺术魅力。

  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许多编结的技巧和不同于以往的编结方法,比如编结要讲太极阴阳和男女上下,分清正和反,左和右的关系,用编结理论加深编结的记忆。比如要打草稿编绳结的方法,稼接和替线,预留钩联抓耳的技巧等。捻线调绳找工整,孔目松紧的构图要求。都是第一次出现在编传统绳结技法教学里的新知识点,它归还了中国绳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的传统文化内容。讲结理和结面的知识,是编传统中国结很重要的教学内容。编这种绳结,是三分编,七分调。刚编出的结形,是一个松散的结构,要经过细心调整抽形,才能成形。要求结面严谨对称平稳和谐,结构疏密大小有变化韵味,编结手法变化有序工整,所用基本的符号结组合的结面有结理内容,能诠释所表达的编结寓意,体现该绳结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素材系统搭配合理色彩协调,这才是高雅的民族艺术的体现。其中有文化内容支持的中国结,才是符文化中国特色传统绳文化的特点。

  中国绳结艺术有它的艺术性,同时也有实用价值和人文精神。第一册的第二课里,专门教大家学编的中国扣,也成了孩子们的“爱心扣”。学生们编了送给家长和长辈,用于方便生活变成了“方便扣”。小小的纽扣结,架起了人与人关爱的桥梁,中国人延用千百年衣服上的纽扣,也焕发了它的青春。可贵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承载了新时代新的人文精神。

  中国绳结艺术是有着四维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记忆认知性很强,形象思维图形整合概念严谨的手工技术,也是错一处要动全身的工程。因此严谨不苟的教学,培养人的耐心度毅力,提升大家做事的专注力,以及对追求美好艺术的执著,是十分重要的执学态度。校本教材书的出版发行,也提出了对这门艺术手艺具体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在现代人们快节奏,浮躁状态的生活大环境里,有一门能让人静下来的艺术手工,是一味平衡心理的心绪调节剂,修身养性和女性修养也是从这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它有很实际的使用价值。同时中国结也能创造很好的经济价值,造福于广大社会。

   感谢北京市西城区委组织部和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和鼎力帮助。此书的出版发行,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五千年传统绳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薪火相传,象母亲河长江与黄河一样,渊远流长绵延不断。

          传承人 李钉      2014年7月24日写于北京
========================================

《中国绳结艺术》中学系列校本教材前面的《序》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初中部位于鼓楼西大街,高中部坐落在全国闻名的柳荫街。学校始建于一九二九年,其前身是辅仁大学附属男中。风雨沧桑八十载。如今,这方坐落在王府中的校园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约3400平方米的古建筑:庄重的大门、深深的庭院、曲折环绕的长廊,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高科技的设施设备交相辉映,构成首都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建校八十多年来,十三中学秉承辅仁附中“公诚勤朴”的校训精神,继承“丰富多彩、厚重持久”的办学传统,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为习惯规范、思想品德高尚,学习基础扎实、思维品质优秀,审美情趣高雅、心理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广泛、特长初步形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快乐人生态度的人”。

    在原有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基础上,确立十三中近期追求目标实现教育的完整性。完整的教育应该具有整体性、民主性、宽容性、优雅性和舒适性这五个特性。进而又提出学校要有一点学术和文化、有一点特色和有点影响,实现优雅教育和学习学科。为了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现厚重持久地发展,学校积极建设“丰厚”的课程体系。除了本校教师开设的课程外,在区文委的大力支持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类重要课程引入学校,李钉老师的绳结课就这样走入了校园。

    学校为李钉老师做了精彩的开课动员,吸引了一批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学校选择录课教室作为上课场地,电教老师全程录像,保障了每节课都有完整的音像资料留存下来。学校还安排教学主任亲自担任班主任,除了为课程提供服务,同时全程与学生一起学习,保证了课程的实效性。目前绳结课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两个学期,李钉老师每学期都对课程进行整体筹划、精心准备,她每节课的学案堪称艺术品,她的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李钉老师在教授编结技法的过程中自然融入绳结文化,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编结技法,还体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蔡冬梅

                                                             2015.3.16.
========================================
  《中国绳结艺术》中学系列校本教材前面的《 前言》

   自2005年,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西城区逐步建立并完善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体系,非遗项目资源体现了“一广两多三突出”的特点。一广即项目类别涉及广泛,涵盖了文化部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十大类别;两多即项目数量多,代表性传承人人数多,截至目前,西城区共有国家级保护项目3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北京市级保护项目67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区级保护项目162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26人,项目资源及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在全市各区县位居首位;三突出即突出体现了北京皇城文化、市井民俗文化、老字号商贾文化的特色和底蕴,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西城区的历史文化,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完全可以代表北京市乃至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轨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宝贵无形文化财富。

   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不能仅仅依靠师带徒、父传子,应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营造传承与保护的大环境。据此,区文化委提出了社会化传承,即“非遗服务进社区、传承进校园”的工作理念。其中,区文化委与区教委深度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展百名传承人进校园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校本课程、深度体验等形式的活动,让青少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接触、认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绳结艺术的传承人李钉老师就是这些传承人中的代表人物,她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尤其是对绳结艺术的热爱与投入得到了包括非遗专家、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等人群在内的众多人士的肯定与赞许。在非遗领域,作为传承人,她技艺精湛,孜孜不倦地履行着的传承使命;在绳结艺术领域,作为一名极富热情与特点的民间艺术家,她拥有众多的拥趸,并感染着更多的爱好者加入进来;在教学领域,作为一名讲师,她的讲解深入浅出,深受青少年喜爱。历经两个学年,在十三中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李钉老师的绳结艺术课在学校逐渐形成特色,初见成果,本书便是这门课程精华之所在,凝聚了李钉老师的大量心血。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传承人能够将传统文化口传身授给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使他们能够了解、认知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徐晓辉

                                                              2015.3.19.
=========================================










路过

辛苦
1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南溟天一 2015-4-23 08:54
这是您小时候的照片?那个时候就是美女啊!秀气又漂亮。
回复 橘子和金橘 2016-3-10 13:53
老师小时候好漂亮好可爱😘
回复 何塞·高尔文 2020-4-13 20:41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中国结论坛桌面|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结论坛 | 服务条款 公安机关备案 京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22号 手机APP 侵权处理 热水器维修

GMT+8, 2024-4-24 20:19 , Processed in 0.12692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Email: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璇峰皢#鎹㈡垚@)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