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艺网

竹编进军时尚圈!国际奢侈品挑中他,“新竹编”年卖500万

作者:红星新闻

“竹编和时尚的结合,不仅仅是传承传统手艺,是时尚文化的迭新,更是竹编对现代生活的回归,让竹编真正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传承人张德明

“似是故人来。”

回忆起青神竹编从辉煌到冷落再到新生的这段历程,67岁的张德明觉得和自己的经历很相似,脑海里忽然冒出这句沧桑的感慨之语。

当过音乐教师,做过职校校长,人生数度转折后,他又回到竹编事业之中,并专注提高技艺。现在,他是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传承人,也是青神竹编圈子中的“四大家”之一。



↑张德明拿着一把编好的茶壶细细端详

四川省青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拥有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1名,国家级竹编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级4名、市级20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09人。张德明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并不容易。

更不容易的是,张德明“策马扬编”三年,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获得世界某著名奢侈品牌认可,与世界著名奢侈品合作,严苛的制作要求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推动青神竹编这一古老工艺与时尚融合,再次闪耀在聚光灯下。

依靠与该奢侈品牌合作,张德明一年就可卖出价值近500万元的瓷胎竹编。

一根小小的竹子,在青神被编成竹编,让竹丝贵比黄金;走进教材,长成园区,村民靠它“编”出了楼房、轿车,“编”出幸福生活。

如今,青神县将竹编升级为该县的品牌形象,举全县之力发展竹产业,已形成20家竹编龙头企业。竹编工艺制品、竹纤维纸品、竹制品……从单一品种到25个大类、3000多种产品,竹编产品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



↑制作瓷胎竹编全凭手工



时代变化、外来冲击

竹编技艺停滞 职校校长回归竹编事业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青神置县1400余年,如今青神竹编已发展成为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套绘三大类3000种的庞大产品体系,形成了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混合竹编为一体品种齐备的业态。

走进青神县,农家房前屋后,沟边坡上遍布竹子,城市建设也融入大量竹元素,路灯是竹,建筑是竹,不断提醒着人们这里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中国的竹编在四川,四川的竹编在青神”,这是世人对青神竹艺的盛赞。作为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唯一的竹编艺术之乡,青神竹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艺精湛,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竹编工艺大师,张德明便是其中之一。

4岁时,张德明首次跟着奶奶学习竹编技艺,也第一次对竹编有了自己的认识。“那时,家家户户基本都会用竹子编些簸箕、扇子。小时候,奶奶就会编一些‘笆笆扇’,卖了换钱给家里买油盐。”张德明说,记忆里那些从奶奶飞舞的手指下逐渐成形的扇子,和餐桌上的“有盐有味”,成为他对竹编最初的印象。

读书时,张德明编了十几天的竹编,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4.8元。在上世纪80年代,4.8元钱,相当于青神一个普通上班族一个月的工资。

之后,张德明开始学习竹编,上世纪八十年代,青神竹编作为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获得了市场认可和赞誉,曾风靡一时。“当时川内峨眉山、青城山等景点卖的竹扇,很多都是青神所编。”

上世纪九十年代,竹编字画、人物像已经普及,伴随着众多竹编艺人的成熟,青神竹编手工编织技艺走向了新的高峰。《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等数以百计的精品,使青神竹编名扬天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于青神竹编作为工艺品的实用价值有限,定价较高,品种单一,受外来竹编产品冲击,导致竹编这项古老手艺停滞不前。“同样一套茶具,外地的做工简单,价格可能就50元,本地的精耕细作,价格要100元,外人不知其中技艺,只看价格,青神竹编一度被市场冷落。”

竹编从辉煌走向没落,而彼时的张德明,在任过音乐教师,做过职校校长,人生数度转折后,又回到竹编事业之中……



↑张德明制作好的竹丝如秀发轻舞飞扬



青神-上海,反复精研新技艺

三年“策马扬编” 牵手国际奢侈品牌

回归竹编后,张德明拿到了精裱竹编等专利,但事业始终无法上到新台阶,整个青神县竹编市场,也不愠不火。

2008年,一家国际著名奢侈品牌打算创造一批结合时尚和传统的高档竹编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他们找到青神,挑中了张德明。

双方达成意向后,张德明派自己作坊里的骨干张师傅驻扎上海编制竹编样品,以方便和品牌方直接当面沟通,自己则在青神和张师傅遥相呼应。

品牌方的要求很模糊:你们随便编,我们看着好就行。

这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其实很难拿捏,一年过去,张师傅已经迷上了上海菜,却还是没有拿出让对方满意的作品。正当张师傅准备离开上海前几天,左思右想后的张德明提出用两根丝交叉起来编的想法,也即是双线交叉走丝。



↑张德明制作好的竹丝如秀发轻舞飞扬

传统瓷胎竹编是以瓷胎器皿为胎,用纤细的竹丝,柔软的竹篾,紧扣瓷胎,依胎成型,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不过,这样的单根竹丝垂直行走时,所创造的只是平面的瓷胎竹编。

所谓双线交叉走丝,当经篾增加至两根,编篾也增加这两根时,编制的空间就发生了变化,又创造出另一个图谱来,因此在竹丝行走的编织过程中,一层层攀援经篾而上的编篾,交织成两种图案,本来紧扣在瓷胎上的线条开始流动起来,变得生动,如有了生命线条,静、动呼应,那是一种没有过的竹编肌理。果然,双线交叉走丝法,让竹丝扣瓷拥有了更柔和的手感。终于得到了对方的初步认可,

第二年,接替张师傅的刘师傅,尝试用更细的竹丝编织,让作品的线条流动起来变得更加生动,薄如蛋壳的白瓷必须用更薄的、没有任何色差和瑕疵的竹丝来包裹,所选用的0.43毫米竹丝是张德明迄今为止使用过最细的丝。

“这种竹丝的要求特别高,每100斤慈竹原料中最终只能采用8两竹丝,为了突破极细的极限,对原料的韧度、粗细、颜色都必须严格的反复筛选,制作中哪怕有一点点的瑕疵只能放弃重来,每完成一套作品,我们差不多要耗去将近2000个工时。”

对方表示满意。

但新问题又来了。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瓷胎竹编在用开水煮过后,个别竹编表面有一点点发白。难道是粘贴的环保型胶水不合适?

在青神,张德明也在做着实验。牛皮胶、万能胶……市面上的胶水差不多都试用完了,他还尝试用黄豆、中草药熬胶,但还是不行。终于,在成都的一家胶厂找到一种胶水解决了问题。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太好了。”对方相关负责人在看了他们的最终作品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距离最初提出合作,已整整过了3年。



↑张德明的双线交叉走丝法编出来的瓷胎竹编(右)相比传统编法竹编(左)更生动



“竹编和时尚的结合”

推动工艺极致追求 提升设计理念和品牌

在没与这家世界奢侈品牌合作之前,张德明做过平面竹编和瓷胎竹编,一年销售额不过几十万元。而今,仅依靠和这家世界著名奢侈品牌合作,张德明一年就可以卖出近500万元的瓷胎竹编。

除了收益,和这家国际著名奢侈品牌合作为张德明和竹编工艺带来新的转机,很多人把它看作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复兴。但张德明觉得,这仅仅是开始。

“竹编和时尚的结合,不仅仅是传承传统手艺,是时尚文化的迭新,更是竹编对现代生活的回归,让竹编真正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技艺。”张德明说。

4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国际著名奢侈品牌的相关负责人,其证实张德明与他们合作多年,如今仍在为他们提供竹编产品,不过因双方签署了保密协议,相关细节不便透露。

陈云华、殷超……在四川省青神县,张德明并非唯一与大品牌合作的竹编人。

青神县委宣传部数据显示,青神县20万人,有上万人在从事竹产业,青神竹编已形成竹编工艺制品、竹纤维纸品、竹制品等,从单一品种到25个大类、3000多种产品,竹编产品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

这里面,既有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竹产业的鼎力支持,也有这些竹编匠人对销售渠道、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

“他们说这是为了找回传统手工艺的真正价值。”张德明认为,与世界著名奢侈品合作,严苛的制作要求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推动青神竹编这一古老工艺与时尚融合,促使更多的青神竹编人以全国乃至全球品牌标准提升技艺。

“在和他们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意见,让我们争执不断,我甚至都有放弃的时候,好在坚持了下来。”张德明说,事实证明,他们懂潮流,更懂时尚,更懂市场上需要什么,要是没有他们“逼”的话,可能现在的青神竹编,还是停留在编一些字画上面。

这些年,通过和大品牌合作,让张德明和一批青神竹编人不再抱残守缺,也不再为眼前利益所动,学会了在坚持和创新中,让设计理念上有质的飞跃,品牌意识也不断增强。

“以前我们的竹编人,编一套瓷胎竹编,只能卖几百上千元,提升技艺与他们(国际奢侈品牌)合作后,一套就卖上万元,这不光是几百上千元和上万元的差距,还有一个认知上的差距,这些,是无法用钱衡量的。”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书记陈刚介绍,现在,张德明等许多青神竹编人都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其中一些品牌早就走出国门,提升了整个青神竹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



↑张德明工作室内两名工人正在讨论瓷胎竹编



有销路,缺高端竹编人才

送上门来的订单无法满足……

“如今,青神竹编的技艺,在全球都是第一。”张德明底气十足地说道。

但,有底气,也有困扰。4月17日中午,在张德明的工作室内,8名年轻女性正在白炽灯下制作瓷胎竹编,竹丝绕指柔,在洁白的瓷器间飞舞,韵律十足,就像一首首诗,流淌在五线谱上。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很美,但受制于青神竹编均由手工完成,一个熟练的工人,每月仅能完成三套瓷胎竹编茶具。

“现在一共15个工人,加上自己和两名弟子,一年产量也仅有千套左右。”张德明打趣,“许多非遗作品是生产出来没有销路,而我想扩大规模,但没有高端人才,送上门的订单都不敢接,即便是一些正在合作的大品牌,我们也要求他们最好能提前一年报年度计划。”

培养一个高端的竹编工人,短则半年,长则数年,有些竹编工人,已经浸润了十余年,但对双线交叉走丝法,依旧不太熟练。

青神竹编的要求究竟有多严苛?张德明说,选材上,要均节选长66厘米以上且没有划痕的2年青壮年竹,每100斤原竹只能抽取8两。

一件竹编作品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最初的竹片制作阶段。制作精品竹编的竹丝一般只选用纤维最细的竹子表层。经过张德明分层后的竹篾,真正做到了“经篾薄如绸”。分层后就是分丝,1厘米的分丝器上有一排针尖,用针尖压住竹皮根部,再抽动竹皮,32根竹丝就完成了。

张德明说,竹编工艺十分繁琐,每道工序必须精细严密,像分层分丝这些工序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替代的。



↑张德明工作室内一名女孩正在制作瓷胎竹编

竹丝很细软,要紧贴着瓷身编织,不仅力度要拿捏得当,还特别费眼睛。很多人做到五十多岁,眼睛花了,就不能再继续做了。整个过程还要做到心无旁骛,确保不出错。竹丝长度有限,编织时需要拼接,但你看不到任何接头,也摸不到任何毛刺,这是这门手艺最厉害的地方。

每一件完成作品,张德明都要仔细检查一番,用他的话说:“这不是技艺的问题,而是对待作品的一种态度。”

这也不是张德明一人所面临的难处,在青神县的几家竹编公司里,都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的情况:订单纷至沓来,产出能力有限。

虽然青神县每年都针对竹编人员开展各种培训,但现实依旧不乐观。要编出精美的竹编,就需要过硬的技术,这必须经过时间的积累。在青神,一名普通竹编工艺师每年至少能收入3.5万元,优秀工艺师则能收入10万元。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要静下心来坚守,仍是一种挑战。

“培训一般以半年为限,一人领35元/天的工资,包一顿饭,许多人学会基本的(技术)就离开了,即便能坚持半年的,也未必能达标,很少人会再留下来学。”张德明说,2018年自己培训了20多人,但没有一名工人能合格地留下来。

有人建议,降低门槛,增加人员。但遭到张德明和不少青神竹编业内人士反对。“转型不是转行,优质产品还是核心。”张德明说,传统要传而不统,学而不仿。传是要传承;不统,就要求我们要创新,除了在资金投入、品牌合作上加大力度,还要利用国际大品牌的渠道进行销售。

不过,有一个底线坚决不能越过:不能降低产品标准。



↑张德明正在指导工人制作瓷胎竹编

视角

“扬编”不停歇 青神还在做什么?

1.“竹编青训”:培训进校园,推进“非遗”品牌产业化

张德明等人思考的,其实,青神县相关部门也正在努力。

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书记陈刚说,这些年,青神县积极整合力量,推进青神竹编“非遗”品牌产业化发展,将竹编产业作为青神县的品牌形象,不但出台产业扶持发展政策,每年给予上千万扶持资金,着力打造国际竹编艺术城。自2001年起,国际竹藤组织就把培训基地设在了青神,首期培训班就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6名学员,到青神学习竹编技艺。

为了加强竹编技艺传承,青神县形成了从大师级到大师首席弟子,再到研发、设计、编织等专业技术工人的传承体系。目前,青神县已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不但如此,青神县还在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等开设了竹编专业的同时,每年开展“千人培训”计划、大师培养计划、竹艺传承计划、竹编课程进校园等也不会停下。“我们的竹编培训,走进了校园,就像足球的青训一样,我们也要大力开展竹编青训,来保护和传承竹编。”

在创新上,青神县将大力创新研发机制,除了继续与各大院校建立研发中心、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竹编技术等,还要构建“竹+ X”“竹+ 品牌”、搭车发展等多元化发展体系,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跨界融合打造国际品牌。

2.非遗专家:纳入规划突破设计,技艺创新支撑起文化品牌

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认为,青神竹编能支撑一个文化品牌,应该力争更大的舞台,成为四川名片、中国名片。

杨宇介绍,当前,眉山市政府已将青神竹编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大对青神竹编的生产性保护力度,全域动员、整体联动、整合资源,推动青神竹编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将竹编产业做成产值过百亿、带动百万人就业的“双百”产业。

杨宇说,眉山、青神两级政府在面向市场的设计上求突破,加强与高校、专家的合作,不断研发制作出让广大消费者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耐欣赏、可实用、能收藏、能升值的竹编工艺新品,并从功能上分生产用品、生活用品、观赏品三大类,使传统的竹编工艺实现多样化、市场化。

同时,青神竹编也做好了授徒传承工作,鼓励和支持竹编传承人从年轻人中选拔爱好者,培养竹编传承人,拟定眉山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和组织传承人参加国家文化部、省上在各大学举办的高级研修研习班学习,提高技艺创新创意水平。

如今,青神竹编大师们的态度,更让杨宇感慨,他说,让传统工艺成为时尚的缔造者,需要想象、实干,更需要坚守。这些坚守的艺人,他们对待自己手艺的态度,是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人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赋予传统艺术的崭新内涵。

郑淼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编辑 潘莉